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
近有很多朋友问我:"洗牙真的有必要吗?听说洗牙会让牙缝变大、牙齿变松?"作为一个在医美行业工作多年的人士,今天我就来和大家洗牙这件事。用直白的话告诉你,洗牙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什么是洗牙?
洗牙的名称叫"龈上洁治术",就是通过的医疗器械,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、牙结石以及一些色素沉淀。很多人以为刷牙就能把牙齿清理干净,其实在我们日常刷牙时,总有些角落刷不到。时间久了,这些地方的牙菌斑就会钙化变成牙结石,普通刷牙根本刷不掉。
洗牙的5个真实作用
1. 预防牙周病:牙结石是导致牙龈炎、牙周炎的罪魁祸首。定期洗牙能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。
2. 消除口臭:牙结石和牙菌斑堆积会滋生大量细菌,这些细菌会产生难闻的气味。
3. 及时发现牙齿问题:洗牙时医生会检查你每颗牙齿的情况,一些小问题早发现早治疗。
4. 让牙齿本色:长期喝茶、喝咖啡的人,牙齿表面会有色素沉着,洗牙可以去除这些外源性色素。
5. 预防全身疾病:牙周炎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,保持口腔健康就是守护全身健康。
关于洗牙的3大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其实不是洗牙导致牙缝变大,而是原本牙缝就被牙结石填满了。洗掉牙结石后,牙缝就显现出来了。这恰恰说明你需要定期洗牙了。
误区二:洗牙会让牙齿变松
如果洗牙后感觉牙齿变松,说明你的牙周炎已经很了。牙结石把牙齿"固定"住是个假象,不及时清理只会让牙齿越来越松。
误区三:洗牙很痛苦
现在的洗牙设备都很,大多数人都能承受。牙龈健康的人,洗牙基本没什么感觉。如果有轻微不适,医生会根据情况调节强度。
多久洗一次牙合适?
一般来说,建议每6-12个月洗一次牙。但具体频率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:
- 牙周健康的人:1年1次
- 有轻度牙龈炎的人:6-8个月1次
- 吸烟、喝咖啡浓茶较多的人:建议6个月1次
洗牙后要注意什么?
1. 洗牙后1-2小时内不要进食
2. 24小时内避免吃过冷、过热的食物
3. 一周内尽量少吃容易染色的食物
4. 如果出现轻微敏感,可以使用感牙膏
5. 做好日常口腔护理,正确使用牙线和漱口水
哪些人不适合洗牙?
- 有出血性疾病的人
- 心脏病患者(需提前告知医生)
- 糖尿病患者(血糖控制不好时)
- 孕妇(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不建议)
后想说,洗牙就像给牙齿做体检,是预防大于治疗的好体现。健康的牙齿不仅关乎美观,更关系着我们的全身健康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消除对洗牙的误解,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好习惯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