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真的要命!关于牙体牙髓病这些事越早知道越好
半夜被牙疼醒的经历,相信很多人都有过。那种钻心的疼痛让人坐立难安,甚连止痛药都压不住。这很可能就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,帮你了解它的成因、症状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。
什么是牙体牙髓病?
简单来说,牙体牙髓病是指牙齿硬组织(如牙釉质、牙本质)和内部的牙髓(俗称“牙神经”)受到损害。牙齿表面出现龋齿后,如果不及时治疗,细菌会逐渐侵入深层,终感染牙髓,导致剧烈疼痛,甚可能引发根尖周炎、牙槽骨感染等更的后果。
很多人觉得“牙疼不是病”,忍一忍就过去了。但事实上,牙髓一旦感染,很难自愈,拖延治疗只会让问题越来越。
牙体牙髓病的常见症状
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牙体牙髓病?以下几个信号要格外注意:
1. 冷热敏感:喝冰水或吃热食时牙齿刺痛,甚持续几秒钟不缓解。
2. 自发性疼痛: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,牙齿突然一阵阵抽痛,尤其是晚上更明显。
3. 咬合不适:吃东西时牙齿不敢用力,稍微一碰就疼。
4. 牙龈肿胀:时,牙根周围的组织可能发炎,导致牙龈红肿甚流脓。
如果出现这些情况,千万别硬扛,尽快去看牙医才是明智之举。
为什么会得牙体牙髓病?
导致牙髓感染的原因很多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龋齿:牙齿上的小蛀洞如果不补,细菌就会慢慢侵蚀牙髓。
牙齿隐裂:咬硬物或意外磕碰可能导致牙齿出现细小裂痕,细菌顺着裂缝进入牙髓。
牙周病:的牙龈疾病可能波及牙根尖,引发逆行性牙髓炎。
不良修复体:不合适的假牙或填充物可能导致牙齿长期受力不均,终损害牙髓。
如何治疗牙体牙髓病?
一旦确诊牙髓感染,医生通常会建议做根管治疗。听到这个词,很多人可能会害怕,但其实现在的技术已经很成熟,治疗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。
根管治疗的步骤:
1. 局部麻醉,确保治疗过程。
2. 打开牙齿,清除感染的牙髓。
3. 清理根管,消毒杀菌。
4. 填充根管,防止细菌再次进入。
5. 后用牙冠或补牙材料修复牙齿,功能。
整个治疗一般需要1-3次就诊,具体取决于牙齿的感染程度。很多人担心“杀神经”后牙齿会变脆,其实只要及时做牙冠保护,这颗牙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很多年。
如何预防牙体牙髓病?
与其等到牙疼得受不了再补救,不如提前做好预防:
1. 认真刷牙:每天少刷两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,配合牙线清洁牙缝。
2. 定期检查: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,顺便让医生检查是否有早期龋齿。
3. 少吃甜食:高糖食物容易滋生细菌,增加蛀牙风险。
4. 避免咬硬物:不要用牙齿开瓶盖或咬核桃,防止牙齿开裂。
5. 及时补牙:发现小黑点别拖着,早补早安心。
这些误区要避开
关于牙体牙髓病,很多人存在错误认知:
误区1:“牙疼吃点药就好” 抗生素只能暂时缓解症状,无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源,治标不治本。
误区2:“根管治疗后的牙活不久” 只要保护得当,做过根管的牙齿也能用几十年。
误区3:“乳牙坏了不用管” 乳牙的炎症可能影响恒牙发育,孩子同样需要及时治疗。
牙体牙髓病拖不得
牙齿问题就像滚雪球,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。与其等到牙髓坏死、脸肿发烧才就医,不如在刚出现敏感症状时就及时检查。现在的牙科治疗已经非常人性化,恐惧看牙完全没有必要。
记住,健康的口腔不仅能让你吃嘛嘛香,还能省下一大笔治疗费用。如果你的牙齿已经开始“”,别犹豫,尽快预约牙医吧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