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牙要趁早!拖延治疗的4大危害你可能不知道
吃到冷饮突然牙疼才想起补牙?刷牙时发现黑线还觉得不碍事?许多人都抱着"等疼了再说"的心态,结果往往要付出更大代价。今天我们就来补牙的那些事,帮你避免走弯路。
蛀牙发展的三个阶段
健康的牙齿表面是光滑的乳白色,当出现这三个变化就要警惕:
1. 初期白斑:牙釉质脱矿形成白垩色斑点,此时清洁到位还能逆转
2. 中期黑线:细菌侵蚀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色沟壑,冷热开始敏感
3. 后期龋洞:牙齿出现明显缺损,可能伴随夜间持续性疼痛
为什么建议早发现早治疗?
拖延补牙可能带来连锁反应:原本200元能解决的浅龋,拖成牙髓炎可能要花2000元做根管治疗;放任不管的龋齿可能引发邻牙倾斜,导致咬合紊乱;更者会出现颌面部感染,甚影响全身健康。
四种常见补牙材料怎么选?
目前主流材料各有特点:
- 玻璃:适合儿童乳牙,含有氟化物能防蛀
- 复合树脂:前牙修复,颜色接近真牙
- 银汞合金:后牙咀嚼区适用,但美观性较差
- 嵌体修复:针对大面积缺损,耐用性更好
补牙全过程
规范的补牙需要6个步骤:检查拍片→局部麻醉→去腐备洞→隔湿消毒→分层填充→抛光调整。整个过程约40分钟,其中去腐环节会用到"啄木鸟"样的小钻头,现在都有麻醉技术,完全不必紧张。
补牙后要注意的5个细节
1. 2小时内不要进食,24小时内避免食物
2. 出现轻微酸胀属正常现象,3天左右会消失
3. 使用含氟牙膏维护,电动牙刷清洁更
4. 每半年检查一次补牙材料是否完整
5. 牙线清理邻面,防止继发龋发生
这些情况不建议立即补牙
孕期前3个月、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、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需要评估后再处理。急性炎症期需先,牙龈肿胀明显时要先治疗牙周病。
关于补牙的3个误区
× 补过的牙不会再蛀:材料边缘仍可能发生继发龋
× 小洞不用补:细菌会沿着牙本质小管快速扩散
× 材料越贵越好:前牙和后牙对材料要求完全不同
牙齿问题就像定时炸弹,越早处理代价越小。下次发现牙齿有黑线时,别等疼痛找上门,及时就诊才是明智之选。记住:一次到位的治疗,胜过十次亡羊补牢的补救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