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忍一忍就好?小心拖成牙体牙髓病
深夜被牙疼惊醒、喝冰水突然酸软、咬东西莫名刺痛......这些信号可能在提醒你:牙体或牙髓出问题了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话告诉你,什么是牙体牙髓病,为什么不能硬扛。
牙齿内部比你想象的更复杂
把牙齿横着切开看,外层的牙釉质就像盔甲,中间的牙本质布满细小管道,里层的牙髓腔藏着神经血管。当细菌突破外层防御,就会引发两类问题:牙体病(龋齿、缺损等)和牙髓病(牙神经发炎或坏死)。
很多人以为"牙洞不疼不用管",其实当感觉到疼痛时,细菌可能已经攻陷牙髓。就像苹果腐烂,表皮的黑点下面往往藏着更大的腐坏区域。
这些症状千万别忽略
1. 敏感持续加重:吃冰激凌短暂刺痛是常见现象,但如果疼痛持续十几秒,甚扩散到太阳穴,就要警惕
2. 自发疼痛:晚上没吃东西突然牙疼,可能是牙髓炎典型表现
3. 牙龈鼓包:牙齿根部出现"小脓包",说明感染已经扩散到根尖
4. 牙齿变色:某个牙齿逐渐变灰暗,提示牙髓可能已经坏死
治疗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
现在牙科技术早已升级,以常见的根管治疗为例:
• 局部麻醉后基本感,所谓"钻牙疼"多是影视剧夸张
• 显微镜辅助下,医生能更清理感染
• 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填充根管
很多患者拖延治疗是怕"杀神经影响健康",其实坏死的牙髓不处理,反而会成为病灶感染源。规范治疗后,牙齿依然能正常使用多年。
日常防护记住3个关键点
1. 刷牙要"面面俱到":很多人只刷牙齿外侧,其实邻面牙缝更容易藏污纳垢。除了巴氏刷牙法,建议配合牙线清理。
2. 酸蚀性食物要控制:碳酸饮料、柠檬水等会软化牙釉质,饮用后建议清水漱口,半小时后再刷牙。
3. 定期检查不能少:每年1-2次口腔检查,就像汽车定期保养。有时医生发现的早期龋损,补牙只需10分钟就能解决。
后提醒大家:牙体牙髓病是渐进发展的,早发现早治疗不仅能省钱省时间,更重要的是保住天然牙齿。下次牙疼时,别急着吃止痛药,找个靠谱的口腔医生看看才是正解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