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不齐想矫正?正畸科医生告诉你这些关键点
当你对着镜子发现牙齿越来越歪,吃个饭总塞牙,甚笑起来不敢露齿时,可能就到了该了解牙齿矫正的时候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我整理了正畸科医生常被问到的几个问题,用直白的语言给你讲清楚。
什么样的牙齿需要做矫正?
很多人以为只有"龅牙"才需要矫正,其实牙齿排列问题分很多种。比如上下牙咬不上、牙齿像叠罗汉一样挤在一起、门牙中间能塞下一颗花生米,这些都是常见情况。如果你刷牙时总有死角刷不干净,或者吃东西特别费劲,建议先去正畸科拍个片子看看。
30岁还能矫正牙齿吗?
这是门诊里30+患者问多的问题。牙齿是不分年龄的,只要牙周健康,60岁都能做。只不过成年人骨骼定型了,矫正时间会比青少年长3-6个月。近两年来做矫正的30-45岁上班族明显增多,有位42岁的患者做完后跟我说:"早知这么好,十年前就该来"。
矫正器该怎么选?
现在主流的有三种:传统金属托槽、陶瓷托槽和隐形牙套。预算有限选金属的,性价比高;经常见客户的选隐形牙套,3米外基本看不出来;陶瓷托槽介于两者之间。要注意的是,不是越贵就越适合你,关键要看牙齿情况。上周有个姑娘非要做隐形矫正,结果检查发现她的情况更适合金属托槽,硬要选隐形的话得多花半年时间。
矫正到底疼不疼?
实话实说,次戴矫治器肯定有不适感。就像穿新鞋需要磨合期,牙齿也需要适应受力过程。头三天可能会觉得牙齿发酸,喝粥都觉得费劲,但一周后基本就能正常吃饭了。每次复诊加力后会有1-2天轻微酸胀,这些都在可承受范围内。很多患者都说,看着牙齿一点点变整齐,这点不舒服很值得。
矫正期间怎么清洁牙齿?
戴上矫治器后,食物残渣特别容易卡在托槽周围。建议备三样神器:冲牙器、正畸专用牙刷和牙缝刷。中午吃完饭一定要及时漱口,晚上刷牙少刷够3分钟。近看到一位患者戴着矫正器还保持零蛀牙,她的秘诀就是用牙线棒清理每个托槽缝隙。
矫正后会不会反弹?
矫正结束只是完成了70%的工作,剩下30%要靠保持器。牙齿是有记忆的,就像弹簧压久了松开还会弹回去。前半年需要24小时佩戴保持器(吃饭除外),之后可以过渡到夜间佩戴。有位患者偷懒三个月没戴保持器,结果门牙又出现1mm缝隙,不得不重新调整。
矫正牙齿真的能改变脸型吗?
这个要分情况。如果是牙齿前突导致的"嘴凸",收进去后侧脸线条确实会变好看。但指望矫正变成"锥子脸"不现实,骨骼问题还是要靠正颌手术。有个是患者矫正后同事都说她像瘦了5斤,其实是下巴线条变流畅带来的视觉。
后提醒大家,不要在网上看几张图就自己诊断。同样是牙齿不齐,可能涉及到牙弓宽度、咬合深度等十几项指标,建议去正规医院正畸科做检查。现在很多机构都有初诊,带的牙齿问题,听听医生的方案再决定也不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