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必须知道的5件事 解答常见疑问
老李捂着半边脸走进诊室时,牙疼得连话都说不利索。"大夫,我这颗智齿是不是非拔不可了?"这是我在口腔科工作十年里常听到的开场白。关于拔牙,大多数人既怕疼又担心后遗症,今天就让我们用直白的语言,说清楚拔牙那些事。
什么情况下必须拔牙?
当牙齿出现这三种情况时,医生通常会建议拔除:一是蛀坏到无法修补的程度,就像被虫蛀空的树干,留着反而可能感染邻牙;二是智齿横着长或者位置不正,这种"叛逆分子"会挤压其他牙齿;三是因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三度以上,相当于树根周围的土壤已经流失殆尽。
上周有位年轻白领,智齿反复发炎却因为怕疼拖着不处理,后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,住院治疗的花费是拔牙的十倍。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,该拔的牙绝不能拖。
拔牙到底疼不疼?
现代麻醉技术已经能让拔牙过程基本。常用的局麻药就像给牙齿盖了层羽绒被,你只会感觉到医生在操作,但不会有尖锐疼痛。特别紧张的患者可以选择镇静,吸两口就放松了,但意识始终清醒。
真正的痛感往往出现在麻药消退后,就像运动后的肌肉酸痛。这时按时服用医生开的止痛药,配合冰敷,大多数人都能忍受。有个比喻很形象:拔牙的疼痛程度约等于扭伤脚踝,远没有想象的可怕。
拔牙后这7天该怎么护理?
第要像对待新鲜伤口那样谨慎。咬紧止血棉球40分钟,24小时内别漱口,避免吮吸动作——这些都会血凝块。有位患者回家路上用吸管喝奶茶,结果引发干槽症,不得不二次清创。
第三天开始可以温盐水轻轻漱口,饮食要从冰淇淋、鸡蛋羹逐渐过渡到软面条。第七天拆线时,很多患者都惊讶得比预期快。记住,速度取决于你是否严格遵循医嘱,而不是体质差异。
拔牙会导致邻牙松动吗?
这是常被误解的问题。牙齿就像站军姿的士兵,每颗牙都有自己的"站位"。牙医操作时,会用器械保护邻牙,就像拆弹处理危险品。倒是长期缺牙不修复,两边的牙齿才会慢慢倾斜,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。
我经手的中,有位缺失磨牙五年的患者,后导致咬合关系紊乱,治疗费用够种三颗牙。所以拔牙后3-6个月要及时修复,这才是保护邻牙的关键。
哪些人拔牙要特别当心?
高血压患者血压要控制在160/100mmHg以下,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超过8.8mmol/L。孕妇好选择孕中期处理,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需要提前调整用药。这些不是医生刁难,而是实实在在的线。
去年有位隐瞒高血压病史的患者,拔牙时血压飙升到200,差点出危险。医疗没有侥幸,坦诚告知病史是对自己大的负责。
说到底,拔牙就像拆除定时炸弹,的事交给的人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配合医生做好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,绝大多数人都能平稳度过这段"无牙期"。记住,逃避解决不了问题,及时处理才是对自己牙齿好的保护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