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体牙髓病是什么?怎么治?这份指南请收好
很多人一听到“牙体牙髓病”,可能会觉得陌生,但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近。比如一颗蛀牙,如果放任不管,就可能从浅浅的龋坏发展到伤及牙髓,引起剧烈疼痛,这时就已经涉及牙体牙髓问题了。那么,到底什么是牙体牙髓病?出现了相关症状该怎么办?今天就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。
牙体牙髓病常见吗?有哪些表现?
牙体牙髓病是口腔中非常普遍的一类疾病,主要包括龋病(蛀牙)、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等。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黑线或小洞,遇冷热酸甜时有点敏感。很多人会忽略这些“小信号”,但如果不及时处理,细菌会进一步侵入牙齿内部的牙髓腔,导致牙髓发炎,甚坏死。
典型的急性牙髓炎会有自发痛、夜间痛,有时甚说不清楚到底是哪颗牙在疼。如果发展到根尖周炎,还可能伴随牙龈起包、咬合不适等症状。所以一旦牙齿出现持续疼痛或明显不适,建议尽早检查,不要拖到忍不了了再去看。
现在是怎么治疗牙体牙髓病的?
随着口腔医疗的发展,现在的治疗也越来越注重效率和舒适度。很多正规口腔机构都引入了数字化设备辅助诊疗。比如通过口腔扫描获取牙齿三维数据,替代传统取模,更快捷也更。医生可以在电脑上清晰显示牙齿内部情况,甚用动画模拟治疗过程,让患者更直观地理解治疗方案。
治疗方面,针对不同程度的牙体牙髓病,方法也不一样。如果是浅层蛀牙,一般通过补牙即可解决。若已伤及牙髓,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——也就是常说的“抽神经”。这个过程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可怕,现在有更的设备如根管显微镜和机动仪器,能更地清理感染物质,提高治疗,同时减少不适感。
治疗疼不疼?多久能好?
这是大家关心的两个问题。事实上,现在的牙科治疗通常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,过程中基本感觉不到疼痛。治疗后麻药消退,可能会有轻微不适,但一般都在可承受范围内,一两天后逐渐缓解。
根管治疗通常需要复诊两到三次,每次间隔一周左右。治疗结束后,医生往往建议为牙齿做一个牙冠保护起来,防止牙齿变脆断裂。整个治疗加修复的过程,前后可能需要一个月左右,具体时长因人而异。
日常要注意什么?能预防吗?
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坚持每天早晚刷牙、使用牙线,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,是预防牙体牙髓疾病的基础。尽量减少进食过高糖分食物和碳酸饮料,吃完及时漱口。
就算做了治疗,后期维护也很关键。修复后的牙齿依然需要认真清洁,并避免啃咬过度坚硬的食物。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,确保牙齿长期处于健康状态。
出现症状,该怎么选择就诊机构?
如果怀疑自己有牙体牙髓方面的问题,应选择正规的口腔门诊或医院就诊。可以注意机构是否具备合法资质,医生是否有相关执业经验。现在不少机构夜间或周末门诊,更方便上班族和学生安排时间。
不用过于担心,牙体牙髓病是常见口腔问题,只要及时接受规范治疗,大多数人都能地保留天然牙,正常的咀嚼功能。早发现、早处理,省钱省时又少受罪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