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这份超全科普告诉你
中午和同事吃饭时,发现她突然捂着腮帮子倒吸冷气。原来她前两天刚洗完牙,现在连冰奶茶都不敢喝。"早跟你说别去洗牙,我朋友洗完酸了半个月"——这话是不是特别耳熟?关于洗牙的谣言和误解,今天我们就来一次说清楚。
你以为的牙结石,其实是细菌的"违章建筑"
每天刷牙时,有没有发现牙齿内侧总有些刷不掉的黄渍?那不是普通污垢,而是细菌用24小时就能搭建起来的"堡垒"。刚开始是软软的牙菌斑,像口香糖一样粘在牙齿上,时间久了就会钙化变硬,形成牙结石。这些"石头"会不断刺激牙龈,导致刷牙出血、口腔异味,时还会造成牙龈萎缩。
让人头疼的是,这些牙结石就像长在瓷砖缝里的霉斑。无论你用多贵的电动牙刷,喷多少冲牙器,都很难清理干净。这就是为什么牙医总会建议:半年到一年应该洗一次牙。
洗牙全程实录:原来根本不疼
很多人对洗牙的恐惧,都源于影视剧里"滋滋"作响的钻头画面。其实现在正规机构使用的超声波洁牙仪,工作头就像圆润的金属小铲子,通过高频震动震碎牙结石。操作时会有"沙沙"的触感,但完全不会损伤牙釉质。
整个过程大概30-40分钟,医生会先从牙龈边缘开始,然后处理牙缝和背面。遇到顽固结石时,可能会有点酸胀感,但到不了"疼得流泪"的程度。结束后医生还会用抛光膏打磨牙齿表面,让牙面光滑,这样就不容易再沉积色素了。
关于洗牙的三大误区,90%的人都信错了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
牙缝本来就是存在的,只是之前被结石填满了。洗掉结石后视觉上确实显得牙缝明显,但这才是牙齿真实的健康状态。
误区二:洗牙导致牙齿敏感?
健康的牙釉质根本不会被洗牙损伤。之所以会敏感,是因为洗掉了长期包裹牙齿的结石,牙根暂时暴露导致的。这种情况一般1-2周就会自行缓解,使用感牙膏能加快。
误区三:每天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?
再好的牙刷也清理不到牙龈下3mm的隐蔽位置。临床上经常遇到每天刷牙3次的人,照样满口牙结石。就像再勤快的主妇,也需要定期请人士做深度清洁。
这三类人,建议尽快安排洗牙
1. 刷牙经常出血的人:这是牙龈发出的求救信号
2. 长期喝咖啡/茶的人:色素沉积会加速结石形成
3. 准备做正畸的人:牙套会加大清洁难度
特别提醒吸烟人士,烟草中的焦油会让牙结石变成顽固的黑色,普通洗牙可能需要配合喷砂处理。孕妇在孕中期(4-6个月)也可以洗牙,能有效预防妊娠期牙龈炎。
洗牙后这样做,加倍
刚洗完牙的48小时内,避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。可以先用温水漱口,选择软毛牙刷轻柔刷牙。如果出现短暂敏感,含一口温盐水能缓解不适。平时刷牙时,记得用"巴氏刷牙法"清洁牙龈边缘,这里是牙结石爱的根据地。
后要说的是,洗牙不是美白项目,不能改变牙齿本身的颜色。但定期洗牙确实能让牙齿展现原本的色泽,就像给玉石做保养一样。与其听信各种传言,不如亲自体验一次——毕竟健康的牙龈不会骗人,当你发现刷牙再也不出血时,自然会明白定期洗牙的价值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