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齿治疗:家长关心的6个问题和解答
当孩子的乳牙出现小黑点或喊牙疼时,很多家长会陷入纠结:要不要治疗?会不会影响恒牙?其实儿童牙齿问题远比想象中重要。今天我们就用儿科牙医临床15年的经验,那些家长必须知道的牙齿保护常识。
一、乳牙蛀了到底需不需要补?
张大娘家5岁的孙女门牙发黑,老人觉得"反正要换牙"就没处理。半年后孩子整排牙齿歪斜,治疗费翻了三倍。乳牙的蛀坏不仅会造成咀嚼困难,更会导致恒牙萌出位置异常。临床数据显示,早期干预的儿童恒牙畸形率比不干预的低67%。
二、儿童看牙恐惧怎么破?
杭州某口腔门诊采用"三步法":先让孩子玩牙医玩具熟悉器械,再用口镜玩"找宝藏"游戏,后才实际操作。90%的孩子通过这种渐进式接触能配合治疗。建议家长就诊前避免说"别怕""不疼"等暗示性语言,反而会加重紧张情绪。
三、窝沟封闭什么时候做合适?
"6岁牙"萌出后3个月内是做窝沟封闭的黄金期。这时新牙的窝沟深,又还没被细菌侵蚀。北京腔医院数据显示,及时做封闭的儿童后续蛀牙发生率降低82%。但要注意,已经出现黑点的牙齿需要先治疗再封闭。
四、矫正牙齿是不是越早越好?
地包天建议4岁就要干预,而普通的牙齿拥挤通常等到换牙期(7-9岁)。过早矫正可能影响颌骨发育,过晚则增加治疗难度。像常见的"龅牙"问题,在替牙期进行功能性矫正,往往比成年后拔牙矫正更好。
五、儿童牙膏含氟到底安不?
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(500ppm),3-6岁用豌豆大小(1000ppm),这个用量即使吞咽也是的。美国牙科学会研究证实,正确使用含氟牙膏能降低蛀牙风险33%。但要警惕某些号称"可食用"的网红牙膏,防蛀可能大扣。
六、这些牙齿异常家长要警惕
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情况建议尽早就诊:长期用嘴呼吸、睡觉磨牙声明显、牙齿像"叠罗汉"般拥挤、恒牙逾期半年未萌出。比如多生牙问题,7岁前处理能避免恒牙被"挤歪",等12岁再处理往往需要正畸配合手术。
其实预防胜于治疗,每天有效的刷牙比任何治疗都重要。建议家长每3-6个月带孩子做一次牙齿体检,早期发现问题处理起来更简单。记住,健康的乳牙是恒牙好的"向导"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