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缓解牙痛的8种家庭方法,牙医教你科学处理
半夜被牙痛醒是什么体验?那种像是有人拿电钻往牙龈里捅的酸爽,很多人光是想想就头皮发麻。牙痛不是病,痛起来真要命——这句老话确实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。今天我们就来牙痛这件事,教你用靠谱的方法,同时搞明白什么时候必须去医院。
为什么牙齿会突然痛起来?
牙齿突然的原因有很多。可能是蛀牙已经悄悄发展到了牙神经,也可能是智齿在作怪,还可能是你昨天咬核桃太用力造成了隐裂。牙龈发炎、牙齿敏感、牙周脓肿这些都会让你疼得坐立不安。关键是要先判断疼痛的性质——持续性的抽痛、冷热刺激痛、咬合痛对应的病因完全不同。
这些家庭缓解方法真的有用
当你暂时去不了医院时,可以试试这些经过验证的方法:用温盐水漱口(一杯温水加半勺盐),能减轻牙龈肿胀;冷敷脸颊15分钟,间隔半小时重复,能麻痹痛觉神经;非处方的布洛芬类止痛药比扑热息痛更针对牙痛。但要注意,抗生素不能乱吃,牙痛多数情况不需要立即用抗生素。
网传的"牙膏塞牙洞""含烈酒止痛"都是坑。牙膏中的刺激成分可能加重炎症,而酒精虽然暂时麻木神经,却会刺激暴露的牙神经。还有人建议咬生姜片,其实生姜的辛辣刺激反而可能让发炎的牙龈雪上加霜。
这些情况必须立刻看医生
如果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,伴随发烧、面部肿胀或张嘴困难,别犹豫马上去医院。半夜疼得睡不着也别硬撑,现在很多口腔医院都有急诊。特别提醒孕妇和高血压患者,有些止痛药是禁用的,必须医生指导用药。
很多人觉得"忍忍就不疼了"是好事,其实大错特错。牙神经坏死后的确不疼了,但感染会继续向牙根扩散,可能引发颌骨炎甚全身感染。临床上见过太多拖成问题的病例,后治疗费翻了好几倍。
日常预防才是关键
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。每天少刷牙两次,用牙线清洁牙缝,每半年洗一次牙。爱吃甜食的人要格外注意,碳酸饮料和蛋糕残渣是蛀牙的帮凶。家里可以备些含氟漱口水,但不建议长期使用。于网上热卖的"牙齿牙膏",对冷热敏感可能有效,但对真正的牙病没治疗作用。
孩子从长出颗乳牙就要开始刷牙,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坏了没关系"其实是误区。的乳牙龋坏会影响恒牙发育,导致日后牙齿排列不齐。
看牙医前的准备
去医院前先吃点东西,因为有些治疗需要局部麻醉,术后2小时不能进食。记得带上既往牙科检查资料,拍过牙片的可以用手机拍下来给医生参考。期间很多诊所要求预约,别白跑一趟。现在正规医疗机构都会严格消毒,没必要因为害怕感染而拖延治疗。
治牙确实不便宜,但早处理往往更省钱。比如早期补牙可能只要几百元,拖到需要根管治疗就要几千块。有些能报销部分项目,就诊前可以电话清楚。
关于牙痛的几个误区
"牙疼肯定是上火"——这是大的误解。中医说的"火"和现代医学的炎症不是一回事,盲目喝凉茶可能耽误治疗。"牙痛就要拔牙"也不对,现在牙医的原则是尽量保留天然牙,只有无法修复的牙齿才会建议拔除。
还有人迷信各种偏方,比如含花椒、咬茶叶等。其实这些东西多暂时转移注意力,对治疗毫无帮助。记住:任何家庭疗法都只是权宜之计,确诊病因才是根本。
后提醒,口腔健康会影响全身。研究发现,牙周炎可能增加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。好好对待你的牙齿,它们可是要跟你一辈子的伙伴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