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不是病?牙体牙髓病可能比你想的更
半夜被牙疼惊醒,喝口凉水突然刺痛,吃甜食时牙齿酸软……这些症状你可能觉得忍忍就过去了。但你知道吗?这些看似“小毛病”背后,很可能藏着牙体牙髓病的隐患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什么是牙体牙髓病?
简单来说,牙体牙髓病就是牙齿硬组织(比如牙釉质、牙本质)和内部牙髓(俗称“牙神经”)出了问题。常见的有龋齿(蛀牙)、牙隐裂、楔状缺损,以及由此引发的牙髓炎、根尖周炎等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轻则牙齿敏感疼痛,重则可能需要拔牙。
为什么牙齿会“坏到神经”?
很多人直到疼得受不了才看牙医,这时往往已经伤到牙髓。牙齿虽然坚硬,但一旦表面的保护层(牙釉质)被,细菌就会长驱直入:
- 浅龋:刚开始只是牙齿表面小黑点,不痛不痒;
- 中龋:蛀到牙本质,遇冷热酸甜会敏感;
- 深龋:接近牙髓腔,可能引发剧烈自发疼;
- 牙髓炎:细菌感染牙髓,那种“跳着疼”能让人彻夜难眠。
这些症状别忽视
- 喝冰水时牙齿短暂刺痛(可能是牙本质敏感);
- 咬东西时某颗牙特别“酸软”(警惕牙隐裂);
- 牙龈上反复起脓包(根尖周炎信号);
- 无诱因的阵发性剧痛(急性牙髓炎典型表现)。
治疗手段有哪些?
根据病情程度,医生会给出不同方案:
早期干预
浅龋直接补牙,30分钟就能完成;楔状缺损用树脂填充,同时纠正横向刷牙的错误习惯。
保髓治疗
深龋但未感染牙髓时,可能采用“间接盖髓术”,用生物材料促进牙齿自我修复。
根管治疗
牙髓感染后的拯救方案。虽然要复诊2-3次,但能保住天然牙。现代显微根管技术甚能处理比头发丝还细的根管。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“根管治疗后的牙一定要做牙冠吗?”
是的!没有牙髓的牙齿会变脆,做个全瓷冠就像给牙齿穿上防弹衣。
“治疗时打麻药会伤大脑吗?”
局部麻醉药剂量极小,连孕妇都能使用,这个担忧完全多余。
“听说治疗特别疼?”
现在的技术早已升级,从表面麻醉到计算机控麻仪,多数人全程只有轻微胀感。
预防胜于治疗
- 每年洗牙1-2次,别等牙结石堆积成“钟乳石”;
- 刷牙改用巴氏法,硬毛牙刷反而是牙齿;
- 牙线比冲牙器更能清洁邻面,别嫌麻烦;
- 长期牙龈出血别只会吃药,可能是牙周病前兆。
给拖延症患者的忠告
很多患者把牙疼当“上火”,靠止痛药硬撑。实际上,牙髓炎不会自愈,拖延只会让治疗更复杂。曾经有位患者拖到面部肿胀才就医,终花费是早期治疗的5倍。记住:看牙的佳时间是昨天,其次是现在。
如果这篇文章帮你消除了对牙体牙髓病的误解,下次牙疼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。毕竟,再好的种植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