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要趁早,别让“老掉牙”找上门
你是否经常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?吃冷热食物时牙齿酸软难受?甚发现牙齿好像变长了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“隐形”,牙周病初期症状容易被忽视,但任由发展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。今天我们就来牙周治疗那些事。
牙周病是怎么悄悄毁掉牙齿的?
牙周病的始作俑者是牙菌斑。当口腔清洁不到位时,细菌在牙龈边缘堆积形成软垢,逐渐钙化变成牙结石。这些“细菌堡垒”会持续刺激牙龈,引发红肿出血(牙龈炎阶段)。若不及时干预,炎症会向深层蔓延,牙槽骨,终导致牙齿失去支撑(牙周炎阶段)。据统计,35岁以上人群超8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
这些症状提醒你该看牙医了
• 刷牙/啃苹果时牙龈出血 • 口腔异味反复出现 • 牙龈颜色暗红、质地松软 • 牙齿缝隙变大、食物嵌塞频繁 • 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 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,建议尽早到正规口腔机构检查。通过牙周探诊和X光片,医生能判断炎症程度。
阶梯式治疗方案:从基础到进阶
阶段:基础治疗 超声波洁治(俗称洗牙)能清除牙龈以上结石,而龈下刮治则需要专用器械清理牙根表面的菌斑。对于轻度患者,配合药物含漱液通常就能控制炎症。
第二阶段:手术治疗 中重度患者可能需接受牙龈翻瓣术,直接清理深部感染组织。骨缺损者还可能配合骨粉植入等再生治疗。现代激光技术的应用让手术创伤更小、更快。
第三阶段:长期维护 治疗后每3-6个月需复查,通过清洁预防复发。就像高血压需要定期监测一样,牙周健康也需要终身管理。
关于牙周治疗的常见疑问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 这是典型误区。洗牙后感觉到的“牙缝”其实是原本被结石占据的空间。及时清除这些异物才能阻止牙龈继续萎缩。
治疗过程很痛吗? 现代麻醉技术已能做到操作。术后1-2天可能会有轻微敏感,使用牙膏即可缓解。
孕妇能做牙周治疗吗? 妊娠期激素变化易诱发牙龈炎。孕中期(4-6个月)是相对的治疗窗口期,但需提前告知医生妊娠情况。
日常防护的黄金法则
• 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度水平颤动 • 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清洁牙缝 • 吸烟人群患牙周病风险高出3-6倍 • 糖尿病等系统疾病患者需加强口腔监测 记住:再好的治疗也比不上日常预防。花3分钟认真刷牙,省下的可能是未来3万元的种牙费用。
选择机构的小贴士
查看机构是否具备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,操作人员是否有医师资质。警惕陷阱,例如某团购平台上“39元洗牙”可能仅包含简单清洁,真正的牙周治疗需要个性化方案设计。
牙齿是我们一生的伙伴。如果你已经出现文中提到的症状,建议尽快预约检查。早期干预不仅能保住牙齿,还能节省大量时间和治疗费用。毕竟,健康的原生牙永远是好用的。


